导语:
疫情的阴霾无法驱散我们内心的温暖,疫情之下,你我都不是个体,而是守望相助的伙伴。小小的中药,则是我们温情的象征。
“我没有想到疫情会来得那么猝不及防,所以也没有考虑到每周三要去医院配中药的问题。”董同学是我们学院小教192班的一位同学,也是本次故事的主人公之一。
“2022年4月15日,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碎了我们所有的计划,金华整座城市都按下了暂停键,出不了校而产生的各种问题让大家焦头烂额。”
因为没有医生的联系方式,董同学最先想到的是去微脉平台上寻找,但是医生还没有开通线上问诊功能,不便利的沟通与交通让她感到十分焦躁。在多方联系之下,她终于联系到了妈妈同事的儿子,通过这位暖心哥哥的帮助,董同学成功地联系上了医生并进行了有效沟通。
成功联系上医生,拿到药方只是第一步,随即还有如何配药、煎药以及冷藏等等的问题。
这袋中药的面前仿佛有一层层屏障阻碍着它前行。出于疫情防控、增援等各种原因,校医院的人手非常紧缺,缺少专门的培养医师,因此没有办法配药。最终,在辅导员蒋栩璐老师的多方联系下,董同学得到了外面营业的药店的联系方式。温暖的药店工作人员帮忙到总店煎药并送到学校,他们的热心帮助为这袋中药摆平了前路不少的困难,坚定了它前行的动力。
接下来就是中药抵达的冷藏问题。董同学的寝室内没有冰箱,心急的她尝试发朋友圈进行求助,但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圈内好友、老师在看到这条消息后纷纷伸出了援手。辅导员蒋栩璐老师提出可以把中药放在她的家里,早上再帮忙从家里带过来;许多有冰箱的老师、同学纷纷提出可以将中药放到他们那里;最后,还有一位老师贴心地将自己闲置的小冰箱送给了董同学,让风尘仆仆的中药有了歇脚之地。
在老师们和同学们的热心帮助下,这一袋小小的中药终于跨过无数障碍来到董彦杉的身边。当前疫情依旧十分严峻,老师们每天都有许多事务等待处理,却依然全身心为学生着想,从来没有想过可以选择不去配药了这种减少不少麻烦的选项,主动地为学生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而同学们亦是不怕被打扰或是占据冰箱中的位置,主动提出可以帮忙冷藏药品。
在董同学搬运老师赠与的闲置小冰箱时,伙伴们更是表示不放心,最终一队人陪着董同学搬运小冰箱回寝室。这些点点滴滴的温暖,对于董同学和这袋中药而言,如同一个在沙漠走了很久的人看到了远处星星点点的绿洲,并不丰沛但却充满生机。
“最重要的还是感谢大家。因为我只是微不足道的小小个体,但是由于很多人的善意,让我感觉到每一个人的存在都是有意义的,每一个需求都是有回应的。我非常感动,也相信所有愿意给予善意的朋友们一定也感受过他人的善意。希望我们都能够用或小或大的举动,将我们的善意传递。疫情和不愉快的事情终将过去,我们一定会看见所有人摘下口罩、拥抱自然的那一天。”董同学感激说道。
在如今这个与疫情共存的时代,我们常常会为一些为人的杰出贡献而泪目:以身为盾的白衣天使们、身披铠甲维持秩序的军人们、不论生死不计报酬的志愿者们……聚焦于我们的生活,感动亦是时刻在发生,温暖其实一直都在我们身边。
疫情伊始,广大的教职工、后勤保卫人员等就冲在一线;考虑到学生的安全问题,老师和其他的工作人员夜以继日地工作,不辞辛劳;当下,师大的一切保障都完善到位,除了生活必需品,师大甚至细心地为正在上网课的同学考虑到了宽带和网络的问题。董同学直言:师大有暖心的同学,有热心的老师,有让人安心的保障,想对师大说一声“谢谢”,同时也应该提高自身的素养,多为师大做贡献!
通过本次故事的主人公——一袋中药的经历,让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我们这个世界是被许许多多人的善意交织起来的,我们遇见的每一个人,或许就会在某一天给我们带来不期而遇的美好和无法言喻的感动!当然,我们都殷切的希望,疫情能够尽快的结束,我们都能够重新摘下口罩,与三两好友,行走世间,体悟最本真的美好!
最后,我们始终相信,当我们处于董同学的境况时,身边一定会有诸如此类的温暖的人伸出援助的手,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光亮,因为我们,都生活在这个善意的世界里。
文|何春蓓、朱璐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