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虫鸣成为启航的乐章,清晨的阳光化为灼灼的目光。充分规划和准备后,小学教育201班博研笃学实践队于7月9日早晨集结温州,踏上“温州红色基地研学——探寻红色力量如何推动乡村振兴之路”的征程。
第一站·永嘉上塘村革命历史博物馆
谢文锦同志在永嘉创建了浙江第一个直属中央的党组织——中共温州独立支部,点燃了浙南革命的火种。展厅借助主题油画、硅胶仿真雕塑和多种现代高科技展示手段,将红色的历史缓缓道来。
管理纪念馆的老伯伯热情地为实践队开放纪念馆,并和蔼地讲述纪念馆的故事。从伯伯的口中得知该馆得到当地政府和群众的大力支持,也为乡村振兴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苍山巍巍,楠水泱泱,烈士业绩,山高水长。花岗岩铺设的广场、浓密的绿荫、庄严的石碑与铜胸像,共同诉说着过去,联系着今朝,开拓着未来。
第二站·永嘉岩头红十三军旧址
在政府的支持下,永嘉岩头红十三军旧址得到了极大的维护和修缮,已成为国家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知名的教育基地。
从胡公冕同志、陈文杰同志的卧室,到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的会议室,讲解员讲述了基地的发展历史与发展变化,介绍了基地对乡村建设的助力,实践队对历史的了解越来越清晰,心中满是感慨与感动。
第三站·深入乡间,采访老党员
结束红色基地的走访,实践队走进永嘉当地的村落,对老党员周同志进行了访谈。周同志表示,该村原是红十三军打游击的地点,贫穷落后。在党和政府的扶持下,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经历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政府为乡村振兴建设投资了诸多项目,自来水、公路等公共设施得到完善,环境得到净化,从衣食住行到理疗保障都不断改进,红色基地在当地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周同志还带领实践队步入田间,走过小桥流水人家,向实践队展示当地的美术写生基地。该基地由北大教授执教,吸引了许多学生,对周边经济产生了重大的积极影响。
恰逢庆祝建党百年,小教201班实践队亲身来到红色教育展馆,参观体验前辈先烈的英勇事迹,深切感受到如今党和政府为了建设美好生活而付出的努力。在寻访永嘉的路上前行,实践队感受到历史篇章的丰富、红色力量的厚重,感受到山水永嘉的诗意,感受到乡村振兴的成就。正所谓,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文字|王语心 何奇诺 龚芷乐
图片|冯皓琦 王清钰 王毓文 姚诗雨